近期有消息显示,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新任主教练人选,可能将目光投向本土教练群体。《今晚报》发文指出,本土少壮派教练的优势不容忽视,他们正逐渐在选帅竞争中占据主动。
国足选帅工作初期明显倾向于外籍教练,据悉10月中旬提交的首批候选人名单中,并未出现本土教练的名字。然而近期选帅思路出现调整,现役中超联赛中两到三名本土教练成为重点考察对象。这些教练本赛季带队成绩出色,年龄均在50岁以下,属于名副其实的“少壮派”。其中,拥有留洋经历并曾辅佐过伊万科维奇的青岛西海岸队主教练邵佳一,被视为最热门人选。
本土教练之所以能够扭转选帅格局,从“一边倒”发展为“土洋竞争”,主要得益于他们对国内足球的深刻理解,以及在思维和语言方面的天然优势。本赛季邵佳一执教青岛西海岸队的成功案例,充分证明了“本土教练+外籍顾问”这一模式的可行性。这种渐进式的选帅思路,也有助于社会各界逐步形成心理预期,若最终确定由本土教练执掌教鞭,引发的争议将会相对较小。
目前,国足主帅职位仍然空缺,导致11月的集训和热身赛计划迟迟无法落实,这可能将是继9月、10月之后,球队第三次暂停集训。与此同时,国家队将积极推进新老交替工作,队伍构成将更加年轻化,重点围绕“00后”球员展开,特别是2003和2005年龄段的优秀队员。当前,U22国足正在备战熊猫杯邀请赛,U20国脚则在全运会赛场征战。在这个没有重大比赛任务的一年里,国家队适当“让路”于年轻队伍的培养和锻炼,无疑是利大于弊的选择。
    
              
2025-11-04 16:49